二、新生儿护理进阶
生长发育监测与促进
专业发育评估:使用专业工具(如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(NBNA))定期评估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。NBNA 包括行为能力、被动肌张力、主动肌张力、原始反射和一般评估等五个方面,在新生儿出生后 3 - 7 天、12 - 14 天、26 - 28 天进行评估,及时发现发育异常情况。同时,还要关注新生儿的体格发育,如身高、体重、头围等指标,按照生长曲线标准,判断新生儿的生长是否正常。
发育促进措施:根据评估结果,为新生儿制定个性化的发育促进方案。例如,对于运动发育稍缓的新生儿,可以通过婴儿被动操来促进其肢体运动。每天进行 2 - 3 次婴儿被动操,包括上肢伸展、下肢屈伸、翻身等动作,每个动作重复 3 - 5 次。在视觉发育方面,为新生儿提供丰富的视觉刺激,如在婴儿床周围悬挂色彩鲜艳、形状各异的玩具,距离婴儿眼睛 20 - 30 厘米左右,定期更换玩具位置,以吸引新生儿的注意力,促进视觉发育。
新生儿疾病预防与护理进阶
疾病预防策略更新:除了基本的预防措施,采取更高级的疾病预防策略。如在预防感染方面,除了保持环境清洁,还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,过滤空气中的细菌、病毒和过敏原,为新生儿创造更健康的空气环境。对于接触新生儿的人员,严格要求洗手、更换干净衣服,避免亲吻新生儿,减少感染风险。
特殊疾病护理能力:掌握更多新生儿特殊疾病的护理知识。以新生儿肺炎为例,要能识别早期症状,如呼吸急促、咳嗽、发热、口吐白沫等。在护理过程中,除了遵医嘱给药,还要注意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,经常变换体位,轻拍背部,促进痰液排出。对于需要吸氧的新生儿,要正确使用吸氧设备,观察吸氧效果和不良反应。
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高级技巧
母乳喂养优化:对于母乳喂养的问题提供更专业的解决方案。如帮助母亲解决乳头皲裂、乳汁淤积、乳腺炎等问题。乳头皲裂时,指导母亲正确的含乳姿势,同时可使用羊毛脂乳头保护霜,在喂奶后涂抹。对于乳汁淤积,可通过热敷、按摩乳房等方式来促进乳汁排出。按摩时从乳房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轻按摩,每次按摩 10 - 15 分钟。
人工喂养精细化:在人工喂养方面,精确掌握奶粉冲调的比例和温度。不同品牌的奶粉冲调比例可能略有差异,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。冲调奶粉的水温一般控制在 40 - 50℃。同时,选择适合新生儿的奶瓶和奶嘴,根据新生儿的吸吮能力和进食速度,调整奶嘴的孔径大小。在喂奶过程中,观察新生儿的吞咽情况和表情,避免喂奶过快或过多。